观韬双碳观察 | 碳中和与环保政策研究2025年4月刊
作者:蒋则谢
责编:李慧文
观韬双碳观察是北京观韬律师事务所碳中和与环保政策研究中心聚焦“碳中和与碳达峰”及环保领域的月报,从法律的角度解读最新的双碳政策及环保案例,并提供相关的评析。
一、最新政策速读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
2025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典(草案)》首次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成为继民法典后我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草案共5编1188条,整合了现行10部生态环境法律,新增绿色低碳发展专编,并首次将应对气候变化、新污染物治理等内容纳入法典。《草案》分为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覆盖传统污染与新型污染、突破单一要素保护模式,首次将“生态环境权益”写入立法目的,细化油烟、噪声等民生环境问题治理规则,针对新污染物、光污染等制定风险管控体系,强化电磁辐射设施分类管理,明确自然资源“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原则,推动耕地“三位一体”保护等政策入法。
观韬点评:这将是继民法典后,我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标志着中国生态治理从“分散立法”迈向“体系化法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内核。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在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的法治需求方面作出原则性、引领性规定,体现其时代性、前瞻性。
2.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
4月16日,工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有关中央企业聚焦钢铁、乙烯、水泥、陶瓷、平板玻璃、电子电器等行业和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组织节能降碳服务机构为企业开展公益性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诊断服务内容包括针对企业生产工艺流程、重点产品设备、用能结构及能量系统优化、能源管理和碳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查找短板弱项。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节能降碳改造措施建议,为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可复制易推广的节能降碳系统解决方案。
观韬点评:工信部近日宣布拟聚焦钢铁、水泥、数据中心等高耗能领域,以公益性服务为突破口,为企业量身定制绿色转型方案。此轮诊断服务不仅是双碳战略的精细化实践,更通过推广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加速形成"行业标杆引领+普惠性服务"的低碳转型生态,为工业结构深度调整注入新动能。
二、相关典型案例评析
王某、洪某等合同纠纷
【基本案情】
王某与范某公司签订《投资入股合作协议书》,约定其投资50万元入股范某公司的低碳商城及甘肃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简称“甘肃碳交中心”)经纪机构业务,占股10%。协议履行期间,王将款项转至范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洪某阳账户。后王某以范某公司、洪某阳存在欺诈为由起诉,主张撤销协议并返还投资款,理由包括:范某公司谎称与国有机构甘肃碳交中心合作并虚构保证金缴纳,实际仅与关联公司甘肃佳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返佣协议;洪某阳与范某公司人格混同,应共同担责。
洪某阳及范某公司辩称,协议主体仅为范某公司,洪某阳系代收投资款且款项用于公司业务;范某公司确与甘肃碳交中心存在合作,甘肃佳碳公司系其授权运营碳交易业务的项目公司,保证金缴纳及返佣合作真实有效,不存在欺诈。
一审法院认定协议主体为范某公司,洪某阳非合同当事人,且范某公司不存在欺诈行为,驳回王某诉请。王某不服上诉,二审争议焦点为协议签约主体及是否存在可撤销的欺诈行为。
【判决结果】
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法院认定:其一,案涉协议签订方为王某与范某公司,洪某阳作为法定代表人签字属职务行为,非合同相对方;其二,欺诈不成立,协议未约定投资款用于向甘肃碳交中心缴纳保证金,范某公司已与甘肃碳交中心建立合作并向其关联公司支付保证金,业务真实运营且王某已获得分红,无证据证明存在虚假陈述或欺诈;其三,保证金数额披露问题属履行瑕疵,不构成根本违约,双方可另行解决。
【案例评述】
本案符合碳交所经纪业务的通常模式,即碳交所与外部经纪公司建立佣金返点的合作关系,并事先收取部分保证金。本案系由经纪公司投资协议引发的纠纷,提示相关行业公司在融资过程中应当就业务模式进行基本说明,并对投资款用途适当约定,以免后续诉累。
三、本月新规新闻一览
发布日期 | 部门/单位 | 新规/新闻 |
2025.3.26
|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 3月26日,为规范绿证核发与管理相关工作,依据《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规则》(国能发新能规〔2024〕67号),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了《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2025.3.28 |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 3月28日,为贯彻落实《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任务部署,加快推动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进一步完善国家生态环境标准体系,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平板玻璃》等5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2025.4.1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4月1日,18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涉及企业包括热处理、铸造、畜禽养殖、电子设备制造、矿山、水运等。 |
2025.4.1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 4月1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024年度重庆市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外其他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重庆市范围内共计84家企业被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外其他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围行动初具进展。 |
2025.4.11 | 北京绿色交易所 | 为规范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保护交易市场交易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市场秩序,根据《关于北京市在严格控制碳排放总量前提下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决定》《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北京市交易场所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绿交所制定了《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和结算规则》,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北京绿色交易所碳排放权交易规则(试行)》《北京绿色交易所碳排放权交易规则配套细则(试行)》同时废止。 |
2025.4.21 | 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 | 为规范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各参与方注册登记活动,根据《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研究制定了《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注册登记管理规则》,《规则》对账户管理、登记等方面作了细化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