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领域
观韬视点
新闻动态
专业人员
办公机构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专业领域
争议解决 跨境贸易及其合规与救济 环境、社会与治理(ESG) 证券与资本市场 行政法 数字法律与网络合规 公司与并购 反垄断与竞争法 海事海商 破产清算与企业重组 劳动法 能源与基础设施 商业犯罪和刑事合规 金融保险与衍生品 税务 体育和娱乐 房地产与建设工程 私募与投资基金 医疗健康与生命科学 知识产权 家事法和家族财富管理 合规与调查 旅游和酒店 科技与智能技术 矿产资源 国际仲裁
办公机构
北京 上海 西安 成都 大连 深圳 济南 厦门 香港 天津 广州 杭州 悉尼 苏州 纽约 武汉 多伦多 南京 福州 郑州 海口 重庆 合肥 青岛 洛隆 南昌 温州 宁波 太原 昆明
中文 English
menu
观韬双碳观察 | 碳中和与环保政策研究2025年3月刊
2025-03-28
首页 > 观韬视点 > 实务 > 观韬双碳观察 | 碳中和与环保政策研究2025年3月刊

观韬双碳观察 | 碳中和与环保政策研究2025年3月刊

作者:蒋则谢

责编:李慧文

观韬双碳观察是北京观韬律师事务所碳中和与环保政策研究中心聚焦“碳中和与碳达峰”及环保领域的月报,从法律的角度解读最新的双碳政策及环保案例,并提供相关的评析。

一、最新政策速读

1.生态环境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此次扩围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计新增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将由40%升至60%。本次扩围推动全国碳交易由“单一”转向“多元”,由仅覆盖发电行业转向多行业融合,由仅能源活动转向兼顾能源活动与工业过程排放,由仅二氧化碳扩充至覆盖二氧化碳、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三类温室气体。

观韬点评: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是我国除火电行业外的高排放行业,碳排放量大、碳排放强度高、高碳锁定效应强。将三个行业纳入碳市场管理,可通过“激励先进、约束落后”加快出清落后产能,推动行业从“高碳依赖”传统路径向“低碳竞争力”新赛道转变,加快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助力走出“内卷式”竞争模式,不断提高行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此外,扩围实现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从过去的三个“单一”管控向三个“多元”转变,在进一步丰富参与主体、提升市场活力的基础上,将更多边际减排成本不同的主体纳入市场统一管理,更有效降低了全社会减排成本。

2.国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2月2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导意见》提出了2025年能源工作的主要目标:供应保障能力方面,全国能源生产总量稳步提升。煤炭稳产增产,原油产量保持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保持较快增长,油气储备规模持续增加。全国发电总装机达到36亿千瓦以上,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2亿千瓦以上,发电量达到10.6万亿千瓦时左右,跨省跨区输电能力持续提升。绿色低碳转型方面,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6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取得新进展。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机制进一步健全。发展质量效益方面,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保持合理水平。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保持合理水平,光伏治沙等综合效益更加显著。大型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观韬点评:《指导意见》聚焦能源安全保障、绿色转型与发展质量效益三大核心目标,系统性规划了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既夯实传统能源保供基础,又加速新能源规模化应用,为我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系统性支撑。

3.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

3月3日,生态环境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四部门办公厅联合颁布的《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面向社会公开。《意见》提出了6项主要任务,包括构建企业温室气体信息披露的配套技术规范体系、丰富披露形式和渠道、丰富信息披露的应用场景、引导第三方机构参与信息披露的市场化服务、鼓励先行先试、加强国际合作。《意见》还指出,推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工作,要建立健全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制度框架和技术规范,营造企业“愿披露、能披露、披露好”的良好氛围,提升披露质量,有效激发企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内生动力。其中,《意见》要求,强化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对企业自主减排的促进作用,提高企业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透明度,支持企业编制和发布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年度报告,或将温室气体信息通过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等形式予以公开发布。

观韬点评:《意见》对企业温室气体自愿披露机制提出了全方位的建设要求,有助于强化企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主体责任与意愿、提升企业应对气候风险能力与透明度,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4.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碳排放管理办法》

3月1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上海市碳排放管理办法》。《办法》提出,上海市建立完善碳普惠机制,基于碳普惠方法学开发相应的减排项目、减排场景,将单位或者个人的减碳行为进行量化并赋予价值,运用商业激励、市场交易等方式,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办法》明确,上海市实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交易产品为碳排放配额,鼓励探索创新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产品及衍生产品。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公共资源交易事项,纳入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上海市推进碳普惠减排量等地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碳排放权交易机构应当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信息管理制度,公布交易行情、成交量、成交金额等交易信息,并及时发布可能影响市场交易的重大信息。

观韬点评:《上海市碳排放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着上海碳市场迈入精细化、法治化新阶段,为ESG理念的落地以及碳排放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建立碳排放配额管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和交易管理等制度,上海试图从政策层面引导企业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碳减排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5.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3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包含六大部分,共十七条内容。除总体要求外,《意见》针对“稳定绿证市场供给”“激发绿证消费需求”“完善绿证交易机制”“拓展绿证应用场景”“推动绿证应用走出去”五大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措施。《意见》提到,到2027年,绿证市场交易制度基本完善,强制消费与自愿消费相结合的绿色电力消费机制更加健全,绿色电力消费核算、认证、标识等制度基本建立。到2030年,绿证市场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全社会自主消费绿色电力需求显著提升,绿证市场高效有序运行,绿证国际应用有效实现,绿色电力环境价值合理体现,有力支撑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观韬点评:《意见》代表着我国的能源转型和绿色电力发展将逐渐向“消费端中心”这一理念进行深化。我国在可绿色电力的生产、组件制造、绿色价值工作设计方面已经有了非常良好的基础,下一步势必要关注市场对于绿色价值的认同与消费行为:只有在市场中实现绿色电力的绿色价值,才能驱动全社会共同支持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

6.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月2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银行保险机构要积极支持国家和区域碳交易市场建设,完善配套金融服务。围绕企业碳配额或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稳妥有序开展碳金融相关业务。鼓励有条件的银行保险机构充分运用企业碳账户、个人碳账户等涉碳数据,主动拓展与碳账户相关的绿色金融服务场景。做好气候投融资重点项目金融对接,强化金融支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金融服务。积极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的开发推广应用,围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等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做好金融服务。

观韬点评:《方案》对银行金融机构进行了全方位要求,还为企业制定绿色发展战略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与金融支持。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应充分考虑绿色金融政策,将绿色发展纳入长期战略目标。


二、相关典型案例评析

北京首例碳排放配额变现案

【基本案情】

2023年,北京某公司因经营不善,拖欠职工工资迟迟未能给付,员工们纷纷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自2023年6月起,300余名涉案员工陆续向丰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尽管丰台法院立即采取了强制执行措施,并依法处置了该公司名下的相关财产,但执行到位的案款仍不足以清偿全部欠款。而此时,该公司名下已无其他方便执行的财产可供执行。

【执行结果】

由于该公司尚有年度清缴义务未履行,丰台法院向北京市碳排放配额的主管单位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对该公司的碳排放配额采取预冻结措施。待该公司履行碳排放配额清缴义务后,丰台法院通过强制执行程序,对被执行人北京某公司持有的碳排放配额进行变现。在法院的监督下,该公司将持有的碳排放配额在北京市碳排放权电子交易平台公开挂牌。挂牌后仅10分钟,1万余吨碳排放配额全部售出,成交价款共计100余万元。

【案例评述】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司法服务的意见》,明确规定:对被执行人方便执行的财产执行完毕后,债务仍未能得到清偿的,可以依法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的碳排放配额。该案系北京首例碳排放配额变现案,丰台法院既充分考虑了环境效益优先,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又有效维护了碳市场交易秩序。


三、本月新规新闻一览

发布日期

部门/单位

新规/新闻

2025.2.26

 

欧盟委员会

2月26日,欧盟发布了一项拟议的“综合包”(Omnibus package),以简化最近通过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欧盟分类法规、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CSDDD)和碳边境调整机制   (CBAM)等。《综合法案》尚需经欧洲议会与理事会审议,预计将面临环保团体与部分成员国的阻力。《综合法案》的调整反映了欧盟在经历地缘政治的变化和客观经济情况变化上所作出的妥协。

2025.3.3

美国国会

3月3日,Advantrade爱跟投表示,美国国会投票废除拜登政府在能源领域的重要政策——甲烷排放费,这一决定以52票对47票通过,仅待特朗普总统签署即可生效。这一变化引发了市场和环保领域的广泛关注。

2025.3.3

欧盟委员会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3月3日在会见汽车行业高管、工会和活动团体后表示,欧盟执委会将在本月晚些时候提议,允许企业在三年时间内达标,而不是在2025年就需要合规。现在,达标情况将基于汽车制造商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的平均排放量来判定。此消息一出,大众、雷诺、宝马和奔驰等欧洲汽车制造商的股价上涨了1.5%至4%。

2025.3.6

人民日报

3月6日,自愿碳市场首批CCER完成登记,三峡能源成为首个完成CCER最终签发的公司,随后,CCER签发“开闸放量”,截至3月10日,已有三峡新能源江苏如东H6(400MW)海上风电场项目等9个项目完成签发,目前已签发7个海风项目、2个光热项目,已登记减排量合计948万吨。这标志着CCER交易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为市场的活跃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025.3.7

北京绿色交易所

2025年3月7日,北京绿色交易所公告,新CCER首日成交量748,800吨,成交额为60,241,797.62元,成交均价80.45元/吨。截至2025年3月7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1,124,115吨,累计成交额84,077,077.62元。

2025.3.13

财政部

3月13日,财政部发布《清洁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25〕35号),旨在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助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该办法依据《预算法》《可再生能源法》等制定,明确专项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清洁化石能源及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等领域,实施期限为2025-2029年。

2025.3.16

生态环境部

为推动工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和运行,生态环境部组织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进行了修订,编制了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工业园区标准(征求意见稿)》,并于3月16日向社会公布并公开征求意见。

2025.3.19

上海证券交易所

3月19日,在上交所指导下,全国首单ESG多指标挂钩贷款业务落地。兴业银行针对上市公司ESG治理特性,为科创板公司天合光能量身打造了贷款方案,并于近日签署ESG挂钩贷款协议。该笔贷款通过市场化机制,推动上市公司切实落实气候治理、员工权益、公司治理等核心ESG议题,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绿色转型树立了重要典范。

2025.3.23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组

近期,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组联合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绿色发展工作委员会,凝聚产业生态合力,组织30 余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蓝皮书(2025年)》全文。《蓝皮书》系统梳理 2024 年前后国内外双碳发展态垫跟踪政策动向与技术创新方向,提炼规律性认知,构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体系化框架,为产业界提供可参考的行动坐标。

 


文章作者
蒋则谢
合伙人 | 上海
相关文章
2025·05·06
观韬双碳观察 | 碳中和与环保政策研究2025年4月刊
了解详情
2025·02·27
观韬双碳观察 | 碳中和与环保政策研究2025年2月刊
了解详情
2025·01·26
观韬双碳观察 | 碳中和与环保政策研究2025年1月刊
了解详情
专业领域 观韬视点 新闻动态 专业人员 办公机构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Copyright ©2017- 2025 北京观韬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605996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63 Powered by lc787.com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