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领域
观韬视点
新闻动态
专业人员
办公机构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专业领域
争议解决 跨境贸易及其合规与救济 环境、社会与治理(ESG) 证券与资本市场 行政法 数字法律与网络合规 公司与并购 反垄断与竞争法 海事海商 破产清算与企业重组 劳动法 能源与基础设施 商业犯罪和刑事合规 金融保险与衍生品 税务 体育和娱乐 房地产与建设工程 私募与投资基金 医疗健康与生命科学 知识产权 家事法和家族财富管理 合规与调查 旅游和酒店 科技与智能技术 矿产资源 国际仲裁
办公机构
北京 上海 西安 成都 大连 深圳 济南 厦门 香港 天津 广州 杭州 悉尼 苏州 纽约 武汉 多伦多 南京 福州 郑州 海口 重庆 合肥 青岛 洛隆 南昌 温州 宁波 太原 昆明
中文 English
menu
观韬仲裁观察 | 第3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审议
2024-11-08
首页 > 观韬视点 > 实务 > 观韬仲裁观察 | 第3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审议

观韬仲裁观察 | 第3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审议


作者:沈鹏 张楚珧

    前言:观韬国际仲裁研究中心不定期推出仲裁观察专栏。本期内容以中国人大网、司法部等近期发布的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修订草案)》(“仲裁法修订草案”)提请审议的新闻报道为依据,梳理仲裁法修订草案的基本情况、修订要点和重大意义。

 

施行近30年的《仲裁法》迎来修订

基本情况

现行《仲裁法》颁布于1994年,分别于2009年和2017年对个别条款进行了修正。自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改《仲裁法》纳入立法规划后,司法部着手启动了《仲裁法》修改工作。2019年5月,司法部面向全国征求《仲裁法》修改的议题和意见,并委托教学科研机构进行专项课题研究。2020年3月,对涉外仲裁问题进行了专项课题研究。2020年9月,选调仲裁理论界和实务界人员,组建工作专班,起草形成了《修改草案》(讨论稿)。2020年10月,将《修改草案》(讨论稿)发送有关中央单位、各省(区、市)司法厅(局)和仲裁机构全面征求意见。在综合各方意见基础上,形成征求意见稿。2021年7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2024年7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仲裁法修订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会议指出,要更好发挥仲裁服务经济发展和扩大开放的作用,主动对标国际先进规则,不断提升我国仲裁的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2024年11月4日,仲裁法修订草案提请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首次审议。

修订要点

    2024年11月4日,受国务院委托,司法部部长贺荣就仲裁法修订草案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作说明。

贺荣介绍,现行《仲裁法》自1995年施行,截至2024年8月底,全国依法设立282家仲裁委员会,当事人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处理的纠纷涉及金融、电子商务、建筑工程、海事海商、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为服务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仲裁工作暴露出涉外制度缺乏、开放包容度不够、监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推进新时期仲裁事业改革发展,亟须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仲裁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明确为法律制度,对《仲裁法》全面修订,切实提升我国仲裁公信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

修订草案共8章91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1.  完善涉外仲裁制度

一是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宽涉外仲裁案件范围。将现行法“涉外经济贸易、运输和海事中发生的纠纷的仲裁”修改为“具有涉外因素的纠纷的仲裁”,使更多案件能够适用“涉外仲裁的特别规定”。

二是增加具有中国特色的“特别仲裁”制度,增强我国涉外仲裁制度的开放性、包容度及融通性。针对涉外海事中发生的纠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企业间的涉外纠纷这两类特定案件,明确当事人除可选择通常适用的仲裁委员会仲裁外,还可选择在境内地点、按照约定仲裁规则、由符合条件人员组成仲裁庭这一特别方式进行仲裁。

三是增设“仲裁地”制度,完善仲裁司法管辖规则。仲裁地作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约定选择的某个国家或者地区,是确定仲裁程序适用法、证据规则、仲裁裁决的国籍及司法管辖法院的重要依据。当事人可以书面约定仲裁地,并鼓励涉外仲裁当事人选择我国仲裁委员会、约定我国作为仲裁地进行仲裁。

四是支持仲裁机构“走出去”“引进来”,服务国家开放和发展战略。明确支持我国仲裁委员会到境外设立业务机构开展仲裁活动,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需要,允许境外仲裁机构在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内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涉外仲裁活动。

五是支持我国仲裁委员会参与国际投资仲裁。明确仲裁委员会、仲裁庭可以依照有关国际投资条约、协定,按照争议双方约定的仲裁规则办理国际投资仲裁案件。

2.  提高仲裁公信力

一是完善仲裁委员会内部治理及管理制度,发挥仲裁委员会主体作用。

二是提高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的透明度,保障当事人恰当选择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三是拓宽仲裁员聘任渠道,规范仲裁员选聘管理。

四是明确司法行政工作职责,加强对仲裁事业的统筹规划。

五是强化仲裁活动主体的诚信义务,防范虚假仲裁。

3.  推进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融通的中国特色仲裁实践创新

一是总结我国仲裁实践经验,明确通过网络进行仲裁的法律效力。

二是明确仲裁庭“自裁管辖权”、缩短申请撤销裁决的时限,发挥仲裁的高效优势。

三是扩大仲裁协议的认定方式、增加仲裁送达制度、拓宽首席仲裁员选定方式,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

 

重大意义

这是现行《仲裁法》自1995年施行以来的一次重要修订。此次修订着眼于解决仲裁制度和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健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融通的仲裁法律制度,着力提升仲裁公信力和国际竞争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

 

参考内容:

司法部|国务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 讨论仲裁法(修订草案)和国家公园法(草案)

司法部|仲裁法修订草案提请审议 切实提升我国仲裁公信力和国际竞争力

司法部|施行近30年的仲裁法迎来修订


文章作者
沈鹏
合伙人 | 北京
相关文章
2025·02·21
观韬仲裁观察 | 第5期——支持香港仲裁典型案例速递
了解详情
2024·11·29
观韬仲裁观察 | 第4期——现行仲裁法、2021年仲裁法征求意见稿、2024年仲裁法修订草案条文对照表
了解详情
2024·09·27
观韬仲裁观察 | 第2期——仲裁司法审查典型案例速递
了解详情
专业领域 观韬视点 新闻动态 专业人员 办公机构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Copyright ©2017- 2025 北京观韬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605996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63 Powered by lc787.com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