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韬视点 | 某建筑公司分包商失信如何规制:以企业合规推进商业伙伴诚信建设
近日,广州市一快餐店老板给某建筑公司建筑工程项目多次送餐,但2万多元餐费却遭拖欠,无奈之下该餐馆老板王先生向广东民生热线反映此事。12月23日,广东民生热线节目主持人在直播间联系欠款方追问何时结清欠款时,对方负责人反称主持人说话不合适,直呼“媒体算什么,他可以走法律程序”,并直接挂断了电话。直播节目中展示的一张保证书显示,欠款方某建筑公司委托人曾保证在11月5日前结清欠款。在节目播出不久,王先生称23日晚某建筑公司工作人员已到餐馆进行调解,分包商结清了欠款。某建筑公司总公司官方微博就23日广东民声热线节目“某建筑公司工程点外卖欠2万餐费”视频报道,发布情况说明,强烈谴责王某某的欠款行为和在热线节目中以“某建筑公司项目负责人”的不实身份接受采访并发表不当言论。同时,该公司表示会引以为戒,严格选择分包商,并要求分包商不断加强对劳务工人的管理,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类似分包商、商业合作伙伴等第三方的失信、不当行为不是企业自身原因所致,但对企业带来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说是一个深刻的教训。该事件引发社会舆论充分说明这一点,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规范分包商的诚信行为,共同营造一种诚信至上、尊崇社会公德的市场环境。
一、要高度重视商业伙伴的诚信建设
一般来说,分公司、子公司的诚信行为直接影响、制约着总(母)公司企业的商业信誉,这自不必多言。为什么商业伙伴的诚信行为会影响着企业自身的商业信誉,这可能是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缘故,社会群众自然地把企业周围以及相关的人和事情作为评价企业市场主体责任的重要参考。商业伙伴的诚信问题值得公司企业重视,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营造市场诚信环境是大企业、知名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在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不仅仅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还必须注重自身品牌、企业文化建设,除了自身追求诚信规范、营造诚信文化,还要求它的合作伙伴能够做到诚信至上。这也是企业践行担当使命、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商业伙伴的失信、不当行为会影响着社会对企业的主观评价,至少表明企业没有规范、促进商业伙伴的市场行为,采取有力措施隔离第三方的不利影响。二是企业市场主体能够做到、有能力做到。如果社会强加到企业的一种责任或者义务,企业并没有能力或资源做到,那么这种责任或者义务不能成为合理、正当的要求。譬如说,要求企业无条件、免费提供一种商品或者服务,除非企业厂家自身同意,否则那么这种要求不具有合理正当性。对大型企业来说,要求、约束、规范商业伙伴重视诚信建设,并非是一种无理要求。相反,企业选择商业伙伴时有充足的理由摒弃、筛选那些不讲商业伦理、不讲市场诚信、不讲社会公德的分包商。三是企业督促商业伙伴诚信建设,能够促进市场诚信氛围,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价值、文化品位,提升文化影响力。退一步讲,企业建立一种督促商业伙伴诚信建设的管理体系,至少能够大大减少、有力隔离由于第三方及其员工的失信、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连锁反应、负面影响。采取一种方式推进商业伙伴诚信建设,这是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应当重视、着力推进的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
二、对分包商传统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
传统上,企业与商业伙伴的法律关系一般由民商法,主要由合同法律规范来调整,企业重视的是商业伙伴提供的商品、服务,如原材料、代理商、承包商等,只要供货商提供的商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价格也能接受,双方合作仅涉及到了市场交易的对象、方式、期限、对价等等。应当说,这种合作模式属于简单意义上的企业与商业伙伴的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模式对应的管理举措也相对简单,比如说企业在选择分包商时提出明确要求,并设置筛选条件,甚至还有处罚措施。但总体来说,浅层次的合作模式容易流于形式,不利于企业文化建设,对商业伙伴的诚信建设起不到有效地约束、规范的效果。如果企业还是按照传统的管理措施应对分包商类似的失信行为,“义正词严”地表明公司的态度,或者加强商业伙伴的筛选力度、严度,甚至一味地强调、突出分包商的管理责任等等,这些都不是一个理性的大型企业所应具有的管理胸怀及要求。
相比较而言,企业合规建设是一种新型的公司治理方式,它不仅仅关注企业基于担当社会公共责任的需要对商业伙伴提出的诚信要求,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合规的重点在于建立一种企业管理实施体系,使得企业对商业伙伴提出的诚信要求能够通过一种企业治理的方式落到实处,实现企业文化价值、品牌影响力的有质提高。
三、以企业诚信合规推进商业伙伴诚信建设
企业合规建设有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商业行为准则,二是三大制度保障,本质在于通过建立一种防范、识别和应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公司治理机制,在企业内部形成依法依规经营的惯例和文化。以企业诚信合规推进商业伙伴诚信建设,首先要明确商业伙伴的诚信建设对于企业自身治理具有重要的、有时甚至是至关重要的品牌价值意义。这是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市场诚信建设的提升,推进市场诚信建设是企业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也是国有企业践行初心、履行使命担当的重要要求。
第一,公司决策层要重视企业合规建设推进商业伙伴诚信建设。推进合规建设涉及到企业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需要在管理理念上进行创新、管理机构上职能设置、业务与合规相互沟通、商业伙伴的诚信承诺以及失信不当行为的识别、调查、惩戒。如果公司管理的决策层不予足够重视,企业合规容易变成“纸上合规”、有合规之形而无合规之实。
第二,明确企业要遵守的商业行为规则内容,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商业管理和伦理规范以及企业关于诚信建设的规章制度。诚信建设是企业对商业伙伴的商业行为要求,同时更是企业自身管理人员、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要求。那种一味强调商业合作伙伴应当履行诚信义务、自身却在无谓的拖欠工程款的行为是一种非理性逻辑,在结果上也是没有任何实际效果,只是徒增管理上的形式主义、浪费成本。注重诚信建设的企业会把市场诚信文化全方位影响到商业伙伴,把市场诚信的价值认同作为商业合作的前提条件。
第三,在推崇市场诚信、延伸企业文化的同时,企业要与商业伙伴签订诚信建设承诺书,并把商业伙伴的诚信状况作为缔结合同业务的重要考量指标。诚信承诺书是一份约束规范商业伙伴诚信行为的法律文件,既可以作为要求商业伙伴推进诚信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发生第三方或第三方职工失信行为后,进行有效应对、及时应对的法律依据。签订市场承诺书后,必须要求分包商、承包商等商业伙伴把诚信建设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并贯彻到承包商的全体员工,有条件的承包商亦可以把诚信建设延伸到其他商业伙伴。那种只签定承诺书,不把诚信要求贯彻到业务中及员工行为上的做法并不是有效的企业诚信合规。
第四,企业要让全体员工、商业伙伴准确掌握诚信要求及其违反诚信要求的惩戒规定。企业诚信合规建设不仅仅是将诚信合规的要求公示出来,而更应将诚信承诺的内容让企业的全部职工(包括合作伙伴的职工)认真掌握,并随时保持畅通员工沟通联系,促使诚信要求成为企业及其职工的日常行为规范。对企业职工进行诚信要求的培训、沟通,一方面可以把企业的管理要求贯彻到所有管理人员、业务职工,使其成为职工的日常行为准则,另一方面可以有力地塑造企业的诚信文化,自下而上形成诚信至上的企业氛围,有利于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
第五,企业合规建设要求建立诚信合规监控体系。企业合规的监控体系是发挥合规有效性的重要内容。为了避免企业的基层部门的员工形成利益关系而蒙蔽诚信风险信息,向全体员工、社会开放投诉信息渠道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这种投诉信息处理职责必须交到企业合规机构承担,而不能由具体的基层业务部门或员工来处理,实践中很多企业往往设置了消费者投诉电话,但是信息沟通繁琐、信息传递存在障碍,致使职工、社会投诉信息得不到妥当处理,问题依然存在,这不是有效合规的表现。本案中工程项目餐费拖欠并非没有预警,只不过这种预警信息没有传递到企业的决策层,或者是中间的信息传递渠道存在障碍,或者是企业并没有设置应有的投诉信息渠道,拖延了一个月时间后,投诉信息反馈到电台热线节目致使形成社会舆论事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第六,企业诚信合规要求企业及时应对风险。从理论上说,即使再严密的制度体系也有发生风险事件的时候,这就要求企业在第一时间查清问题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对违反法律法规、企业诚信要求的员工、商业伙伴进行惩戒并采取制度上补救措施防止类似的事件发生。企业应对合规风险的时间、处置成效以及制度修正举措反映了企业管理的成熟程度。商业伙伴发生失信不当行为后,企业应当按照合作协议的要求进行及时调查并尽快作出惩戒举措,这是推进企业诚信合规的必然要求,仅仅做出姿态性的声明或者流于形式的应付都是企业合规所要避免的。
作者简介:陈玉忠,北京市观韬(济南)律师事务所律师,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副教授、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省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研究领域:企业合规建设、家事与私人财富管理、行政法等。
作者简介:戚保华,北京市观韬(济南)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兼任济南市律师协会副会长,主要业务领域:银行与保险,建设工程与房地产,企业合规建设等。